【“然而,大明朝廷的政令,总是如此的朝令夕改,一天换一个样,让人难以信服。】
【“他们每换一任巡抚,就又更改一套政策,现任的官员,不管上一任官员的政策,这还让其它人,还让播州的百姓民众,还怎么活?”】
【“他们总是说我们播州之地,乃至整个西南地区,都是蛮夷之地。”】
【“我们在这蛮夷之地,当了数百上千年的蛮夷,有了自己的族规,有了自己承传与习惯,他们却说我们族规是是陋习,是不符合《大明律》的。”】
【“他们总说,我们的传承与是陋习落后的,是未开化的野人陋习。”】
【“可他们,可曾知道,我播州百姓遵循祖训,以血盟誓,以命护族,在这群山之间繁衍生息的不容易?”】
【“朝廷那些坐在高堂之上文官儒生,连我们的山路都未曾走过,仅凭一纸文书,就想将延续数百年,上千年的传承废除,你们可愿答应?”】
【“他们派人教我们说官话,着汉服,还要将孩童送进儒生书院,可那些夫子教的仁义道德,在这深山里能挡得住虎豹吗?能换来粮食布匹吗?”】
【“他们先是派人清查户籍田亩,再以‘赋税不足’为由削减我们的卫队,下一步,怕是要把我们的土司印信都收走!”】
【“如今,这当初被他们嫌弃,被他们看不上的蛮荒之地,在不断发现有矿产的资源之后,现他们当中有人就开始动起了歪心思,就开始坐不住。”】
【就开始想把手伸到这里来,想要半路摘桃,我们能答应,你们的族人能答应吗?”】
【“他们总是,借用大明朝廷的威严,以各种名义,来打压我们。”】
【“那些贪婪不知足的高堂之人,无非不就是为了从我们手上,夺地,抢走属于西南地区百姓,属于尔等的资源与财富。”】
【“大明朝廷,有意拿我杨应龙来开刀,这刀一开但了,在见了血之后,难道砍的就仅仅是我杨应龙的人头?”】
【“难道,砍的就仅仅是我杨氏一族的命脉吗?”】
【届时,诸位百年死后,魂归九泉之时,又以何种面目见列祖列宗?】
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可以,到了天道后世的大清王朝,他们在面对同样的问题,就是一杀平之?”
百姓乙:“杨应龙的这番话,听上去也合乎情理。”
“就拿杨应龙的这番话,用来对付想要推进‘改土归流’的大明官员,几乎都用得上,还能让众多大明官员被怼的无话何解。”
百姓甲冷言道:“老兄,天真的了,论口舌之争,有谁能是朝堂腐儒的对手?”
“他们可以仅用一句话,那就可让杨应龙有言说不出来?”
百姓乙诧异:“何话!”
百姓甲慢慢言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话何解?”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