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斋书院>穿越小说>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 第514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话何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4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话何解?(1 / 2)

【本身没能前去朝鲜,没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杨应龙,心中就存有不快的情绪。】

【此番行动与动员,白跑了一半路程不说,因为没有参与到抗击倭寇的战斗,没能获得战功与战绩,加上杨应龙召集之兵,也不是有大明军户的卫所兵。】

【因此,杨应龙其行,一来一回走了一趟,并没有获得大明朝廷的任何军费。】

【这让杨应龙心中,存有一定的怨气。】

【虽说此时,杨应龙心中之气,并不大,但在心中闷气还没有消失之时,新任四川巡抚王继光忽然就送来的一纸命令式的勘问令。】

【这立即就激起了杨应龙心中更大的不满与愤怒。】

【并且,在得知新任四川巡抚王继光的一些个人事迹与传闻之中,杨应龙果断就拒绝了王继光的勘问传令。】

【不管他王继光是‘改土归流的强硬派’,还是另有目的贪婪小人,在杨应龙看来,自己已经交纳了两万银白银,自己没能前去朝鲜将功赎罪,更是非他之过。】

【在大怒过后,杨应龙直接就将自己这段时间内所遭遇到的事件,进行了联想与猜测。】

【杨应龙本来就是多疑善猜之平,这一联想与猜测起来。】

【杨应龙立即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对于将功赎罪之事,虽说是自己主动请缨,但自己也是奉命行事,况且自己行军至一半路途,为何朝廷又突然下令,要自己按原路返回?】

【自己回到播州才过了多久,并且都交纳了两万两白银的赎金,为何还要重提旧案?】

【自己第一次被朝廷关押勘问时,自己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该交代的也都已经交代了,都已经被录入案宗里了。】

【这新任的四川巡抚王继光,是想要从我手上勒索钱财,还是想趁机想要了自己的命?】

【本就多疑的杨应龙,越想就越觉得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不管他王继光,是想要从自己手上勒索钱财,还是借机对自己动兵,要以武力逼迫的手段,从自己手上进行‘改土归流’,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毕竟播州之地,在他杨氏一族手上经营了7百多年,他杨氏一族在播州之地权力与地位,绝对不能从他杨应龙的手上丢掉。】

【否则他杨应龙在将来,如何进了个祖地,又以何种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

【于是,在杨应龙拒绝勘问令书后,即刻着手加固播州防御工事。】

【关于自己以及杨氏一族在播州的权利与利益之事,杨应龙还是看的很重要的,毕竟,防患于未然,总是没有错的。】

【杨应龙先后在娄山关,海龙囤等战略要地增筑城墙,并设置多层了望塔,又派驻精兵日夜值守。】

【之后,又征调民夫在关隘要道埋设蒺藜,挖掘陷马坑,囤积大量粮草,箭矢,摆出一副不会屈服的架势。】

【同时,杨应龙暗中联络周边的各寨土司,以姻亲,利益相诱,结成攻守同盟,扩充自身势力。】

【杨应龙对其它土司言明道:“自己醉酒误杀正妻一案,本已向大明朝廷交纳了两万两白银的赎金,事已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