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斋书院>穿越小说>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475章 人心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5章 人心啊(2 / 2)

说到底,这人世间的一切,都可以归咎为:人心,人性使然。

只要你坚信自己能成,那你最终成功的概率,就必然会比那些垂头丧气,整日嘟囔着‘我不行’的人更高。

尤其是不止一人,合作完成某件事的过程中,人心的涣散与否,更是往往会成为直接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大家都觉得能成,那就算最终没把公司搞上市,也大概率能有一定的规模,大家也都能分润到可观的利润和股权。

但若是大家都觉得成不了——甚至哪怕是三成以上的人觉得成不了,那最终,就大概率成不了。

这些觉得成不了的人,并非仅仅是无法为团体提供帮助,而是会在‘百无一用’的同时,无意识、非主观的,为团队设置一个个阻碍、创造一个个困难。

最终失败了,他们会说:你看吧

我就说成不了!

殊不知,之所以‘成不了’,就是因为有他这样的人,不断给团队泄气,不断拖团队后腿。

所以,封建时代绝大多数政权的军法中,都会有这么一句:动摇军心者,立斩!

这不是在装聋作哑,也不是在捂被子。

而是成功与否,在结果出现之前,往往都是极其微妙的——很可能进一步就成了,退一步就毁了。

在这种时候,随便一声阴阳怪气,就有可能坏事儿。

具体到眼下,刘荣即将打起的高阙之战,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在战前,汉军将士固然会士气高涨。

因为他们会想:在冬天开打,又是夜袭,匈奴人肯定没防备!

冷是冷了点,但匈奴人不也照样冷吗

最好所有的匈奴人,都窝在高阙内烤火、都钻进被窝里睡觉,好让大家伙不费吹灰之力,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高阙都给拿下!

然后,就是加官进爵,升任偏将军,迎娶俏娘子,登上人生巅峰……

但这种精神激励,终归有耗尽的那一天。

而且在寒冷的冬天,将士们高涨的士气、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信心,只会加倍流失。

第一日,将士们或许还能嗷嗷叫着往前冲,不要命的往高阙城头爬。

第二日,将士们有点累了,有点冷了,却也还是咬牙往前压。

到了第三日,或许就要有人开始心里犯嘀咕了。

到第四日、第五日——只有攻破高阙才能重振军心,但在军心提振起来之前,高阙又必然无法攻破。

便在这越拿不下高阙士气越低迷、士气越低迷越打不下高阙的恶性循环下,伤亡数量却会稳步增高,长安朝堂投入的后勤成本也会越来越大。

反观高阙城头的匈奴人——从一开始的惊慌失措,到之后的心神不宁,再慢慢的稳住心神、游刃有余。

此消彼长之下,匈奴人愈发自信,人心愈发凝聚;

汉军将士则愈发低迷,人心愈发涣散。

到了那时,除非天降陨石,战果便非人力所能扭转的了……

那刘荣眼下,是想要干什么

两个方案。

第一:在开战前,直接把高阙炸了!

最起码,也要把高阙外墙炸出百八十个窟窿,把匈奴人吓得肝胆俱碎,再也没有上墙驻守的勇气,只能朝着高阙后方的幕南狼狈逃窜。

这样一来,即便无法兵不血刃拿下高阙,也必定能把伤亡,控制在一个极其可观的程度。

这是激进一些的方案。

稍微保守一点的第二方案,则是先让将士们按计划正面强攻。

三日之内,攻下来便攻下来了,一切照旧。

可若是没攻下来,那到了第四日,我方将士心里要犯嘀咕、高阙的匈奴人也即将翘尾巴的时候,冷不丁给他炸上一下子!

把我方将士即将低迷的士气重新提起来,把匈奴人即将高涨的气焰重新压下去,然后继续正面强攻。

这其实已经有明显的异常了。

——为什么还要有这第二个方案

为什么不直接按照第一个方案,噼里啪啦一通乱炸,直接把高阙给炸飞,好把我军伤亡降到最低

明明有这大杀器,为啥还要先让将士们,拿头去硬磕高阙,然后再象征性炸一下,吓唬吓唬匈奴人,而后继续让将士们死磕

这不纯纯舍近求远吗

但刘荣却深知:之所以会有这第二个方案——之所以会有这第二个看似傻缺,实则却只是保守,甚至都依旧不够保守的方案,就是因为秦庄方才,那一番言论所透露出的信息。

‘那件东西’,还极度不稳定。

哪怕刘荣给出了现成的配比,以及原材料、制作工艺、成品结构等信息,也仍旧如此。

秦庄方才说得轻松。

鬼知道那一个个墨者——那一个个比彻侯都还稀少、稀缺,且更有价值的墨者们,被一个个炸飞、炸碎时,刘荣究竟有多心疼。

那都是一个个科学家啊!

而且还是能带学生、能按照树状图扩大科研队伍,为汉家迅速壮大科研团队的那种科学家!

这种宝贵的财富,别说是一个接一个死去——便是某一个生了重病,刘荣都是要亲自过问,并派御医去治、赐珍贵药物去吃的!

就这样的国宝级人物,都能一个接一个的死去,而且至今都没有半点‘降低伤亡率’‘降低事故率’的趋势;

也就难怪秦庄方才,会说出那样一番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论,以及刘荣,会准备那明显古怪的‘第二保守方案’了。

“人心啊……”

“人心……”

“攻心为上……”

“攻心为上……”

即便早已下定决心,即便早已有了决断,但在秦庄的告诫之后,刘荣也依旧是迟疑了许久、纠结了许久。

但最终,刘荣还是咬紧了牙槽,到处了自己的最后决断。

“先备威力不足,只能听响,无法杀伤的甲号,五万斤。”

“再备威力巨大,却不受控的丁号。”

“——千斤即可。”

“以一斤为数,分装于陶罐之中。”

“共分一千罐,分一千批,有一千人分批次运往博望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