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之美。红墙灰瓦,展现出古朴典雅的气质;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建筑的细节处尽显精致,飞檐斗拱雕刻精美,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走进书院,宽敞明亮的庭院让人眼前一亮。庭院中绿树成荫,花草繁盛,四季如画。春日,垂丝海棠竞相开放,如粉色的云霞般绚烂;夏日,绿翠新荷随风摇曳,带来丝丝清凉;秋日,金黄的银杏叶如蝴蝶般飘舞,铺满地面;冬日,腊梅和红梅在寒风中绽放,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书院的藏书楼规模宏大,里面收藏着海量的书籍,涵盖了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学科技等各个领域。书架整齐排列,书籍琳琅满目,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吸引着学子们在此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教学区域庄重而肃穆。一间间教室里,传出先生们的授课声和学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这里的先生们知识渊博、德高望重,他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启迪着学生们的智慧。
书院还设有多处研讨室,供学子们交流学术、探讨问题。在这里,思想的火花碰撞,新的观点和见解不断涌现。
天一书院不仅注重学术的传承,也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书院周围有广阔的活动场地,学子们可以在这里进行体育锻炼、琴棋书画等各种活动。
登上书院的高处,俯瞰整个牧马山,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景色美不胜收。远处的山峦与书院的宁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在这充满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的天一书院中,学子们勤奋学习、追求真理,传承着智慧与精神。
在天一书院那古朴典雅的斋室中,
管事朱君正与自家公子白灵相对而坐。朱君面色凝重,声音沉稳地说道:“如今书院已吸收了众多学子,不论其出身富贵与否,男女皆有。”
白灵剑眉微扬,目光深邃,缓缓应道:“重点在于筛选和培养那些真正有能力、可造就之才。我们的目标,是培育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有资格入朝为官之人;也要培养出具有研究精神的工匠精英,涵盖农业领域的能者;还要挖掘头脑灵活的从商精英,以及能够传承知识的传学之才。”
朱君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白灵神色肃然,继续说道:“书院的运行之法,无论富贵贫贱,只要优秀,皆应予以培养。至于那些纨绔子弟,只要不出大的事端,可暂且留校察看;
若惹出祸端,直接除名,绝不容情。”
这时,朱君突然一惊,压低声音道:“公子,您如此行事,莫不是要造反当皇帝?”
白灵闻言,先是一愣,继而仰头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这安静的斋室中回荡。
笑罢,他直视朱君的眼睛,说道:“我说我在执行未来帝皇之命令,你可相信?”朱君满脸疑惑,不知所措。
白灵神色一正,缓声道:“按命行动,知道的太多,对你也没有好处。你只需跟随于我。我可有曾害过你?”
朱君沉默片刻,恍然大悟般说道:“公子,小的领命!”
接着白灵说:“优秀之人,招入天一阁,以后按命行事。”
朱君拱手道:“公子,如此一来,天一阁内人才济济,然管理之事恐更为繁杂,当如何规划?”
白灵目光坚定,起身踱步说道:“可分设不同门类,文者习经史子集,武者练兵法武艺,工匠精研技艺,从商者习经营之道,传学者授业解惑。各门类皆设部长,定期考核,优者赏,劣者罚。”
朱君点头应道:“公子高见,只是这部长之选,当谨慎为之。”
白灵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当选德才兼备,经验丰富之人。且要相互监督,以防徇私舞弊。”
朱君又道:“那对于这些人才,如何确保其忠心耿耿,为天一阁效力?”
白灵微微一笑,道:“以恩义感化,以宏图激励,以丰厚待遇留之。但如有二心者,杀无赦。”
朱君深以为然:“公子筹谋周全,想必天一阁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白灵望向窗外,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决心:“此乃吾等之使命,定当全力以赴。”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