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军并未抵近城墙安营,而是在云阳关东北方三十里的险要处扎下了大营。
羌军主力皆是骑兵,骁勇善战,军营紧挨云阳关总得防着羌军出城偷袭,整日提心吊胆,倒不如拉开一段距离,先保障自己的安全。
诸位武将齐聚一堂,陆铁山站在地图前介绍起敌我双方的情况:
“完颜康麾下兵马原有六千之众,在黑水坡与二道梁陆续被我军歼灭两千余人,如今城内敌军撑死不过四千。
而我们呢?近八千兵马!两倍于敌!
收复云阳关一战我军已占有优势,能不能破城而入,就看接下来的攻城战了。”
众人目光闪烁,神色各异。
鲍卿身死之后,军中实力最强的就成了李家和洛羽,各有两千兵马,另外三路都在千余人左右。看似八千人兵强马壮,可底下藏着多少小心思?
“但攻城战是最吃人命的地方。”
洛羽接话道:
“云阳关城高墙坚,易守难攻,羌军又可以肆意劫掠百姓存粮,并无粮草之忧。就算守城战不是他们的强项,可坚固的城墙总归是他们的屏障。
想要攻克云阳关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一定要把云阳关攻下来!”
李光业面无表情地说道:
“我的建议是派遣洛、秦、霍三位将军的兵马组成前锋,前出攻打云阳关。我和陆老将军驻守大营,囤积粮草军械,为前锋后盾。
不拿下云阳关,大军决不撤兵!”
“李将军的建议不错。”
陆铁山微微点头:
“可三路兵马组成前锋,总得指派一名主将统筹战事吧?否则只怕号令不明,反而拖累攻城战事。”
“呵呵,老将军和我想到一起去了,前锋主将的人选我已有考量。”
李光业的视线在三人身上依次扫过,轻笑一声:
“就让秦将军指挥攻城战吧。”
洛羽和霍连城眉头一挑,李光业果然还是选了自己人。
“咳咳,秦将军骁勇善战,确实不错。”
老将军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古怪:
“只不过洛将军自开战以来连战连捷,军中士气更是节节攀升,杀得羌兵闻风丧胆,似乎他更为合适吧?”
“话是这么说不假,但洛将军麾下以骑兵悍勇着称,咱们如今是要打攻城战嘛。”
李光业意有所指地说道:
“此次出兵前,秦将军曾带兵苦练攻城战法,相信他定能一举攻克云阳关!”
帐中陷入了沉寂,两位主帅似乎对谁带兵产生了分歧。
身为当事人的秦昭不紧不慢地开口道:“前锋主将一职关系重大,末将不敢轻担,不过我想提醒一句。
军中粮草可不多了,攻城战旷日持久,粮草必不可少,是不是先该筹措军粮?”
几人下意识地看向了李光业,因为这几个月的军粮都由李家负责提供。
“军粮一事无须担心。”
李光业漫不经心的说道:
“难道我李家还能眼睁睁地看着诸位饿死不成?放心,我立刻派人去催。”
在座的都是老狐狸,如何看不出这是李光业和秦昭一唱一和的戏码,就是在提醒他们,李家在这场战事中说了算!否则别说选择主帅了,你们连填饱肚子都是件难事!
李光业随意地看向陆铁山:
“老将军,要不此事就这么定了?”
“那就依李将军之言,让秦将军带兵攻城!”
几人的眼中都闪过一抹阴霾,唯独秦昭的嘴角勾起了笑容。
……
秋去冬来,寒风吹过西境边陲。
战鼓声、嘶吼声、搏杀声冲天而起,笼罩在云阳关的上空。
身为前锋主将的秦昭命令洛羽、霍连城分头进攻城北、城南,自己却按兵不动,美其名曰策应两翼,为两军压阵,以防不测。
城北
一架架攻城云梯架在城墙边缘,数不清的步卒正顺着云梯往上攀爬。
这几日洛羽派吕青云、余寒弓、徐松三尉兵马轮番攻城,他知道秦昭打的是什么心思,但他确实需要磨炼一下大军攻城的能力,攻就攻吧,没什么好说的。
今日负责攻城的恰好是徐松一尉,中年汉子持刀一挥,怒喝道:
“盾阵推进!攀城!”
“杀!”
箭矢如蝗,从城垛间倾泻而下。羌兵本就擅骑射,居高临下俯射更是箭术惊人。他身旁的一名年轻士兵刚举起盾牌,就被一支重弩贯穿咽喉,闷哼着栽倒在地。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