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兮若等人各自回到自的营地,潘仁美此时才暴露出阴狠的表情。问那位副将说道:“那份战报,你到底是怎么呈报朝廷的?怎么朝廷会知道我们冒领军功,知道真实的战况?现在好了,我降两级,你们都关降一级,杨兮若他们反而是官升一级。这是怎么回事?”
那副将跪倒在地说道:“元帅冤枉啊,那战报都是您亲手写的,也是您亲自看着我把它装进信封,由信使送往朝廷的。中途怎么可能出错?”
听到这话,潘仁美也是点了点头,对方说的没错。他自己写的那份战报,可是亲眼看着装进了信封,由信使带走。这中途到底是哪里出了错?真要出错,估计就出在那信使身上了,这肯定是中途被人掉了包了。于是就问道:“那送信的信使可曾回来。”
“回元帅,人已经回来了。”
潘仁美喝道:“带上来,本帅要亲自问问。”
那送信的信使被带了上来。潘仁美问道:“速速从实招来,你送信途中,可曾遇到什么异样?这信封可曾被人调包?”
那信使回答道:“回禀元帅,属下一路日夜兼程,中途并没出现什么岔子。这份战报是直接递往朝廷,中途只在潘府停留过。将元帅带与家族的信,交给了家主,中途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信封递上去的时候火漆如旧,没有任何拆封的痕迹。当时家主也在,请元帅明鉴。”
潘仁美狠声说道:“既然中途没有出任何问题,但是本帅的战报却被人调包了。那就是说,不是别人所为了,是你干的了。”
那信使大呼冤枉:“元帅,冤枉啊,冤枉啊!元帅的信件,属下怎么敢动?给属下十个胆子,属下也不敢啊。再说属下是潘家的人,一直都跟随少爷,属下怎么会背叛潘家?请少爷明见。”
潘仁美说道:“那你跟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战报是我亲手缩写,亲眼看着它放进信封当中,封了火漆,交到你的手中,由你送往京城。结果到了京城,一切都变了,跟我所写完全不一样。你又说中途没有出现任何异样,你让本帅怎么相信你?既然中途没有出了异样,怎么就会被人掉了包?不是被别人掉了包,那只能是被你掉了包,你还不认罪吗?”
对方说道:“少爷,我敢保证,绝对不是我掉了包,我对少爷的忠心,上天可鉴。”
潘仁美说道:“那既然如此,那就是中途你不小心,让人给掉了包了。”
那信使只好说道:“想来也只有如此了。”
潘仁美脸上露出一丝狠毒的颜色。说道:“本帅信任你等,把如此重要之事,托付于与你们,你们却玩忽职守。在路上,如此重要的信件,被人调包而不自知。致使本将和诸位将军都被朝廷斥责,还官降一级,你们可知罪?看来是本帅平常太过仁慈了。来人呐,给我拖下去。这种玩忽职守之人,不堪大用,拖出去斩了。”
那三名信使听完之后,纷纷露出恐惧的色色彩,不停的喊道:“少爷饶命啊,少爷饶命啊。我等对潘家忠心耿耿,请少爷明鉴,少爷饶命啊!”
潘仁美说道:“办事不力,还敢求饶。拖出去全部斩首示众。他们的家人,也降为潘家家奴,以示惩罚。”
周围人听的都面面相觑,潘仁美的惩罚,真是太过狠毒了。有道是祸不及家人,即使这几名信使,办事不利,让人掉了包,最多自己也就是个死罪而已。甚至于说,这种罪过,也罪不及死。将他们都斩杀,一点情面不留,本身就显得有点狠。现在还要祸及他们的家人,这让周维为潘家效力的人们,心中不由得有点兔死狐悲之感。心中暗自小心,以后给潘家办事的时候,可要留点心眼。
实际这种事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看得明白,要是是这三位信使自己调的包,他们又怎么敢回军营当中?所以肯定是中途出了问题。但是中途出了问题,他们没有发现。一可能确实是他们玩忽职守,二一个也许是对方太过高明了,他们没有发现而已。若是第二种情况,那也怪不得他们。第一种情况的话,也就是打个几十军棍,也应该就算惩罚了。
所以不管怎么看,潘仁美的行事风格,都是特别的狠辣,让人心悸。周围将领对他的评价都是“豺狼”二字。心中打起小心,跟着此人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留神。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对方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潘仁美还不知道,自己这一番泄愤之举,让他周围的属下,对他都多加小心,心有间隔。他这伪君子的功夫,真的是比沈公子要差了不少。若是沈公子跟他换一换位置的话,沈公子绝对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责罚这些信使。而是会暗中泄愤,让这几位信使死得不明不白,甚至死得更惨,但是却没有人知道。
东突厥的大帐之中。颉利可汗坐在上首,下方坐着各部落的头人,还有许多将领。他的左手边,虎皮椅上坐着一位绝色的妇人。这妇人仔细一看,赫然就是萧夫人。
此时,代州的战报已经呈了上来,颉利可汗看完之后,眉头紧皱说道:“代州被困的杨家军,已经脱困了。战报上说,是杨家一位年轻的女将,叫做杨兮若,带了五千骑兵,快速的突袭了铁勒的大军。以五千击破六万,大获全胜。真是耻辱,我突厥和铁勒的大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堪一击了?咱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在这片草原上,论骑兵作战,同等数量之下,我们什么时候输过?这回不仅输了。还输的这么惨,五千对六万,一比十二,结果我们让人杀了三万,俘虏了两万多。还有不到一万残兵败将,到处溃散。这一战简直是我们突厥建国以来最大的耻辱!也是草原民族最大的耻辱。说出去都让人给笑话死了。”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