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一手漂亮的字,李云溪慕了,这会她也想通了,写不好就写不好吧,能写就行。
一边看着全新账簿,一边打量着从瑶,她真是聪明,一点就通,甚至能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改进。
原先的账簿,不过半尺长,如今的账簿,足有一尺见长,是特意裁剪的,时间、署所、物料、人、取货时间列的清清楚楚,清晰明了,一眼就懂。
李云溪极为满意。
“从瑶,你平日都做什么?忙不忙?”
从瑶一愣:“我一直跟着太太。”
“噢,娘,我想借从瑶用一用。”
陈氏:“你要带她出门?”
李云溪摇头:“娘,我想要从瑶帮我负责查账,平日我把账簿带回来,她们在家负责核算就行,不用出门。”
“噢,那行啊,我没意见。”
从瑶屈身:“姑娘,我愿意。”
“你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这样,你推荐几人,到时我去请她们,这事也不是天天做,只是核查那几日很忙。”
“姑娘,这活不累,我以前经常...”说到这里,从瑶突然顿住:“姑娘,府外的人可以吗?”
“呃..你先拟个名单给我,我去问问。”
“是...”
隔天,李云溪从萧四口中,得知昨日事发始末,在心里默默为王家点了根香,希望他们能承受住李云泽的报复。
“云泽呢?”
“嗯....你知道?”
萧扶云眸中含笑,说了句违心的话:“什么知道?我不知道!”
“哈哈哈....”
“走吧,我们去找杨老!”
“嗯....”
接下来的三日,两人陪着杨老在旧城墙来回走动,沟通粮仓建造方案,而城外的玉米已全部运进城,小兵也没休息,即刻返回去,还有不少活要干。
割豆子,犁地,施肥,移种二茬玉米。
傍山村的人,也继续跟着小兵一起下地。
稻谷要熟了,不少村民陆续回家准备秋收,见此,李云溪派人去茶山镇,招了百人进来干活,不找不行呀,望着堆满山的玉米棒,她犯了愁,得亏城墙够长够宽,老天爷最近给力,没下暴雨,不然这玉米都没地放。
总不能一直堆在城墙上吧?
“先把晒干的玉米粒、玉米芯装起来,玉米粒入仓,玉米芯,运去马场。”
良久,她也没等来钱师爷的回应,诧异的问:“怎么了?”
钱师爷有些愁:“姑娘,卫所只有十人看家,还是瘸了腿的士兵,几十个衙役全在这,没人运玉米芯呀,再说这板车也不够,全拿去运玉米苗了。”
萧扶云:“我让萧府侍卫过来运粮。”
听着远处传来的笑语,李云溪瞬间来了主意:“招工吧,玉米芯不重,一袋也就几十斤,让我哥领队,至于工钱,唔...一日八斤玉米如何?左右去年的玉米还晒着呢,新粮入库,旧粮也该清一清。”
钱师爷点头:“那我现在就去贴告示。”
见钱师爷走远,萧扶云凑近一点,小声问:“侯爷还没走,你打算怎么打发他?”
李云溪抬眸,眼里飙着火,“打发?我想打死他!还想着粮,他再磨蹭几日,玉米苗都没了。”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