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5章 吾非刘备矣(2 / 2)

二人皆是新降,欲成大功。

刘备却言道:“吾军中怎可无大将?二位将军须坐镇营中,来日取益州之时,自有建功立业之机。”

二人见刘备婉拒,自知新降之人独自领兵的希望不大,遂回班肃立,不再请命。

不过领兵去为汉中守要道,要直面曹操大军,还不能攻城略地,属于危险性很高,受益很小的战事,而留在刘备军中,待攻取益州之时,更容易争得军功,是以二人也不失望。

而且,此事还未说服张鲁或降或联合,是以派何人去挡曹操,还不急。

刘备散了帐,独留庞统,先是商讨来一番说服张鲁的细节,临到庞统请刘备亲笔书信之时,刘备忽言道:“宗教善惑民心,备不欲使其传扬天下,军师可有妙计教我?”

庞统闻言,笑曰:“今日之事,乃为取汉中郡,他日主公取了郡县,张鲁传教与否,还不是主公一言可决?”

刘备曰:“大丈夫岂能言而无信?今日若允诺其传教,他日怎可食言?”

庞统闻言,劝曰:“主公为君,守诺于天下,汉室之幸也。然君可信于贤,信于民,岂可信于诸侯?”

刘备曰:“今日失信于张鲁,他日必失信于天下。备不愿为也。”

庞统闻言,既有钦佩,又有无奈,进言道:“若不许以传教天下,何以说张鲁来降?此为权宜之计也。”

刘备曰:“今日为得汉中之地而施权宜之计,或可得一郡国,然失本心也。”

庞统无奈,叹曰:“主公,若汉中归曹操所有,即便得了益州之地,亦不得安宁,如何以为后方根基,北伐中原?”

刘备道:“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也。若失信于人,纵有土地,国亦不宁。”

庞统闻言,正色曰:“若不如此,汉中早晚归曹操所有。”

刘备闻言,亦正色曰:“若行此计,吾非刘备矣。”

此言一出,庞统见说服不了刘备,只得无奈道:“既如此,容庞统别图良策。”

刘备闻言,惭愧道:“军师智谋过人,计略无双,此非军师无谋,乃备之过也。”

庞统抱拳曰:“主公德行,可比古之圣贤,有何过失?且容庞统时日,必有计策献上。”

刘备闻言,抱拳一礼,亲送庞统出帐。

及送走庞统,刘备独立帐中,仰天叹曰:“若为取天下而失信于人,吾宁大志不酬,亦不愿为也。”

庞统出了营帐,踱步至辕门外,远眺群山,叹曰:“主公半生颠沛流离,宁困守一地,亦不愿违背德行,真仁君也。”

言罢,又喃喃道:“然身处乱世,仁人君子欲平天下,何其难也.....”

如此过了三日,庞统每日独坐帐中,案上摆着数幅地图,苦思良策。

这日傍晚时分,刘备忽遣人来请庞统入大帐议事。

及至庞统匆匆赶来,却见营中文武皆至,中央站着二人,其中一人正是简雍。

另一人着一身文士袍服,高不足五尺,突额尖脑,塌鼻歪嘴,样貌丑陋。

其人虽矮,却仰头斜视众人,颇为无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