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细细品味,发现自明章之治后,大汉貌似确实开始国力衰退。
“那,容老夫写一封奏疏,禀明陛下?”
孔融看向黄殊,征求道。
“当然,此寺乃是孝明皇帝下令督建,若无陛下旨意,你敢砸么?”
黄殊略带一些调侃的问道。
“那...那奏疏上该如何说?”
孔融有些迷茫的看向黄殊。
“我大汉百姓日日焚香祷告,但那佛祖却从不显灵。”
“你知道陛下为何如此推崇冲虚子仙师嘛?”
“因为有事他是真显灵啊!”
“孔让梨,你觉得我大汉需要这么不负责任的神仙嘛?”
黄殊凑到孔融耳边,出声问道。
“不需要。”
“咱们当官的不办实事还得被骂呢,那些神仙...诶哟,瞧老夫这张嘴。”
孔融果断地摇了摇头,说到最后也觉得自己说错话了,当即给了自己一巴掌。
道观中,左慈已经守在此处。
自从道观建造完毕后,左慈几乎全天候都在观内。
“贫道,见过黄少傅、孔大匠。”
见到二人前来,左慈立刻上前作揖。
“嗯,不错,这泥塑之身,当真是传神。”
黄殊看着三米高的泥塑像,不由赞叹道。
“黄少傅,还满意?”
“那老臣是否可以进宫面圣了?”
孔融很是喜悦的问道。
“可以。”
“本官还要在此地逗留一番,你且入宫面圣吧。”
黄殊微微颔首,说道。
“好,老夫,这就进宫。”
孔融松了口气,当即便头也不回的离开。
黄殊在观中逛了逛,除了这座正殿外,后面还有一个供左慈休息的住处。
“黄少傅,此地是贫道的居所,没什么可看的。”
左慈跟在黄殊身后,提醒道。
“哦?”
“是吗?”
黄殊背对着左慈,语气怪异的反问了一句。
当他回过头来的那一刻,左慈都吓懵了。
“师...师父!”
左慈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冲虚子。
“数月不见,徒儿就认不得为师了?”
黄殊捋了捋花白的胡须,调侃道。
“弟子不敢。”
“弟子牢记师尊教诲,自入雒阳以来,卜卦算命、风水堪舆、红白喜事从未收过一文钱,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左慈连忙拜道。
“此观,对为师颇为重要,这身份一事不得说出去,否则为师必要将你打入九幽地府。”
黄殊伸出手指,冷声提醒道。
“师父放心,弟子绝不吐露半个字。”
左慈当即开口保证道。
“好好在观中教化百姓,为师不时就回来看看你的长进。”
黄殊微微颔首,轻声道。
“师父,可是弟子...弟子道法不精,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的。”
左慈有些羞愧的说道。
“我道门中人,讲究一个念头通达。”
“这四个字你若能参悟透彻,且不说修为长进,单单是心性上,就已是上层了。”
“此丹赠你,可让你气血充盈,强健体魄。”
“这白色的瓶子里,是赐给你的丹药,这绿色瓶子里,则是给陛下的仙丹。”
黄殊袖袍一挥,两只玉瓶出现在桌案上。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