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斋书院>穿越小说>我和宰相刘罗锅> 第160章 再派钦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 再派钦差(2 / 2)

福康安接到圣旨后,看着营帐外士气高昂的将士们,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艰难,但他有信心,一定能完成皇上交给的任务,还藏边百姓一个太平。

然而,廓尔喀方面虽然吃了败仗,但他们并不打算就此求和。他们一面收拢残兵,一面派人向周边国家求援。而在京城,和珅虽然因为苏凌阿之事受到了乾隆的猜忌,但他并不甘心失败,还在暗中谋划着新的阴谋。

藏边的战火依旧在燃烧,京城的朝堂也依旧暗流涌动。福康安和他的将士们将如何应对廓尔喀的再次反扑,和珅又会想出什么新的阴谋来干扰战事,这一切都如同迷雾一般,笼罩着大清的天空,等待着被一一揭开……

福康安在藏边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回京城,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百姓们欢呼雀跃,称赞福康安的英勇和大清军队的威武。然而,在这表面的欢乐之下,却隐藏着重重危机。

和珅在苏凌阿之事败露后,表面上收敛了许多,但他内心却愈发怨恨福康安和刘墉。他深知,若不扳倒福康安,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于是,他又开始在暗中勾结一些心怀不轨的官员,密谋新的计划。

这一日,和珅邀请了几位平日里与他交好的大臣到府中密谈。书房内,气氛凝重。和珅面色阴沉地说道:“诸位,福康安如今在藏边屡立战功,深得皇上信任,再加上一个阿桂和海兰察,长此以往,我们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啊。”

一位名叫吴省钦的大臣皱着眉头说道:“和大人,那您有何高见?如今福康安势如破竹,我们想要轻易扳倒他,恐怕不太容易。”

和珅冷笑一声:“哼,福康安虽然厉害,但他远在藏边,对京城的局势了解有限。我们可以从他的后勤补给方面下手。只要断了他的粮草,看他还如何打仗。”

另一位大臣犹豫地说道:“和大人,此举风险颇大啊。一旦被皇上发现,我们都吃罪不起。”

和珅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富贵险中求!只要我们做得隐蔽,皇上不会轻易察觉。我已经联络了几位负责粮草运输的官员,只要我们稍加运作,就能让福康安的粮草供应出现问题。到时候,他在战场上必定会陷入困境,我们再趁机弹劾他作战不力,皇上必定会对他产生不满。”

众人听了,觉得和珅的计划虽然冒险,但也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于是,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开始商讨具体的实施细节。

而在藏边,福康安并没有因为之前的胜利而放松警惕。他深知,廓尔喀人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卷土重来。于是,他一面加强军队的训练,一面派人四处打探敌军的消息。

这日,福康安正在营帐内研究地图,一名斥候匆匆来报:“大帅,据我们打探得知,廓尔喀人正在向周边国家求援,似乎准备集结更多兵力,再次向我们发动进攻。”

福康安听后,眉头紧锁:“看来敌军是要做最后的挣扎了。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应对准备。传我命令,加强营地防御,同时派人去联络周边的藏民部落,让他们协助我们传递消息,一旦发现敌军动向,立刻来报。”

斥候领命而去。福康安又转身对海兰察说道:“海将军,此次敌军来势汹汹,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应对?”

海兰察思索片刻后说道:“大帅,敌军既然准备集结更多兵力,我们可以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部署。在他们援兵未到之前,给他们致命一击。”

福康安点头说道:“此计甚妙。但我们也要小心敌军的埋伏。先派小股部队去试探敌军的虚实,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和防御情况。”

海兰察拱手说道:“大帅放心,末将这就去安排。”

就在福康安准备主动出击之时,京城的阴谋开始逐渐发酵。和珅等人通过威逼利诱,让负责粮草运输的官员在粮草中做手脚。他们故意减少粮草的装载量,还在一些粮草中混入了沙石等杂物。

很快,第一批有问题的粮草就被运往了藏边。福康安的军队在收到粮草后,负责粮草检查的官员发现了问题,立刻向福康安禀报:“大帅,此次运来的粮草数量不足,而且里面还混入了沙石,根本无法食用。”

福康安听后,心中大怒:“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运输途中出了差错?”

那官员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帅,卑职怀疑这是有人故意为之。如此明目张胆地在粮草上做手脚,恐怕背后有更大的阴谋。”

福康安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非同小可,立刻派人回京,向皇上奏明此事,同时调查清楚到底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

然而,和珅等人早已料到福康安会派人回京禀报,他们在沿途设下了重重阻碍。福康安派去的信使,要么在途中遭遇强盗袭击,要么被地方官员以各种理由扣押,根本无法顺利将消息送到京城。

而在京城朝堂上,和珅等人开始在皇上面前有意无意地诋毁福康安。和珅对乾隆说道:“皇上,近日听闻福康安在藏边战事进展缓慢,似乎是有些懈怠了。”

乾隆皱着眉头说道:“和珅,此话怎讲?福康安之前不是打了几次胜仗吗?”

和珅装作一脸忧虑地说道:“皇上,福康安之前确实立有战功。但最近有传言说,他在军中有些居功自傲,对战事不够用心。而且,有不少官员上奏说,他在藏边拥兵自重,恐怕是雍正爷时期的年羹尧再现呀皇上。”

乾隆听后,心中又起了疑虑:“这些传言可属实?他可是傅恒傅中堂的儿子,能够做出如此之事?”

刘墉立刻站来说道:“皇上,臣以为这些传言不可轻信。福康安一向忠心耿耿,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想必又是有人在背后恶意中伤,妄图破坏藏边战事。”

和珅看着刘墉,冷冷地说道:“刘大人,话可不能乱说。如今这么多官员都上奏此事,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朝堂上,大臣们再次分成两派,争论不休。乾隆心烦意乱,他决定派一位亲信大臣前往藏边,实地调查福康安的情况。

这位大臣名叫松筠,为人正直,深受乾隆信任。松筠领命后,立刻收拾行装,马不停蹄地赶往藏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