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里其实也认为孙权提议是目前唯一的出路,但孙策不愿意接受。
正郁闷时,突然一个自信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一名身穿白衣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此人正是陆逊。
自从献计成功后,陆逊便被封为将军,负责对付山中的叛乱。听说牛渚失守后,他连夜赶回这里。
“伯言回来了?”孙策一脸惊喜,“你有办法救我们于水火之中吗?”
陆逊微微一笑,“主公不必担心,我有一计可保江东无忧。”
“目前我军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士兵损失严重,短时间内难以补齐。”他说道,“可是,在附近,我们还能找到几万名可用之兵。”
孙策惊讶,其他人也都一头雾水,不知道陆逊指的是什么。
还是近在咫尺?
“伯言说的精兵是…”
孙策一脸疑惑。
陆逊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我说的,正是山越人!”
山越人!
这三字让孙策心里一震。
“山越人大都是逃到山里的难民和一些小贼,还有一些像严白虎那样的土匪。”
“这些人躲进山里,并非因为他们想和朝廷对抗,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别无选择。”
“我们可以向他们保证,只要他们肯下山投降,帮助咱们对付刘备,”
“我们就将秣陵以西的石城、丹阳、溧阳这些县全部划给他们,允许他们加入朝廷的户籍,作为奖赏。”
“这样,不费多大力气就能得到数万名能征善战的山越士兵,解决了兵力不足的大问题。”
“这样一来,咱们的力量就会增强,又依托我们江东的地利优势作战,只要大家团结一致,策略得当,何愁不能夺回失地,把刘备赶出江东?”
陆逊充满信心地提出了这个主意。
孙策顿时豁然开朗,脸上的愁云瞬间消散。
“伯言这计策,真是妙计啊!”
“我怎么没想到还可以用山越人呢?”
“说得没错,公瑾果然没有看错你,伯言确实是个辅佐君主的好人才!”
孙策欣喜万分,连声称赞陆逊。
厅堂内原本沉闷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
就连一直闷闷不乐的孙权也露出了兴奋的眼神,看到了希望。
“但山越人凶悍难以驯服,即便可以用他们击败刘备,但要是把秣陵以西的土地给了他们,只怕将来会更难控制啊。”
鲁肃一如既往地发现了陆逊计划中的潜在问题,立刻指了出来。
陆逊反问:“现在秣陵以西的地方反正也被刘备占领了,即使不是承诺给山越人的报酬,子敬你能有什么办法把那些地方收回吗?”
鲁肃一时语塞。
“伯言说得有道理,刘备是外来的敌人,而山越人是自己家的子民。”
“就算是把土地给山越人,也好过被刘备夺去。”
孙策下定了决心,拍案决定:“就这么办吧,尽快让山越人归顺!”
见孙策拍板决定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再异议。
陆逊接着又说:“我在回来的路上经过丹徒港时,碰到了主公派去辽东买马的船队返回。”
“听说这次去了辽东,购得了两千匹健马,还招到了五百多名来自辽东的骑士。”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