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齐王殿下在泰山祭祀求雨后,齐王殿下的封地真的降雨了?”
“这,这怎么可能?”
......
与此同时,大明京都,皇宫大殿上,朱元璋和一众大臣也都收到了有关齐王朱榑在泰山祭祀求雨,并且齐王封地降雨的消息,然后一个个都不由彻底傻眼了。
他们没想到齐王朱榑竟然还真的求来雨了,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尤其是以户部尚书为首的那些太子一派的官员,原本他们还以为朱榑这次祭祀求雨乃是十分荒唐之事,甚至之前还以此来作为攻击朱榑的理由。
可是,如今朱榑真的在泰山祭祀求来了大雨,这让他们这些官员一个个老脸顿时火辣辣的。
就感觉被朱榑狠狠一巴掌扇在脸上,简直是太羞愧了。
而之前替朱榑说话的那些官员,此刻一个个心中却是说不出的欢喜和震惊。
他们也没想过朱榑竟然真的能够求来雨,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太惊喜,太意外了。
就连端坐在皇宫大殿上的朱元璋此刻整个人都还有点懵懵的。
此刻,朱元璋脑海里就只有一个念头:“老七这是怎么做到的?”
因为这一切简直是太神奇,太玄幻了。
就算是换成他,都无法做到,也无法想象。
这一刻,他突然感觉自己是越来越看不透这个儿子了。
不过,身为朱榑的老子,儿子有能力有本事,朱榑自然也替朱榑感到高兴了。
这一刻,朱榑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再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同时,那个想要让朱榑来继承大明的念头也越来越重。
朱元璋身为大明的开国皇帝,在挑选大明未来继承人的时候,自然最先考虑的则是能力,以及能否守住大明的江山,能够带领大明走向更加繁荣昌盛之路。
而从朱榑在封地的表现,却是让朱元璋对朱榑十分的满意。
放眼整个大明,他那么多儿子中,除了朱榑之外,没有人能够做到像朱榑那样,把自己的封地治理的如此繁荣昌盛,简直就是一片盛世景象。
如果让朱榑来继承大明的话,他仿佛能够看到整个大明的未来必将如同朱榑的封地一般繁荣昌盛的盛世之象。
这才是朱元璋为什么会考虑让齐王朱榑来继承大明的原因。
说实话,朱元璋自认为无法创造出像齐王朱榑封地那样的盛世景象,但是,在见识了朱榑封地的盛世景象后,却又十分渴望未来的大明都能够变成朱榑封地那样。
而如果让太子朱标继承皇位的话,恐怕只能守住大明的江山,想要开创出如同朱榑封地那样的盛世大明,却还差远了。
朱元璋对自己的眼光和判断还是十分自信的。
而这也是为什么让朱元璋犹豫的原因。
一面是太子朱标这个他最爱的儿子,一面是朱榑这个千年难得一见的千古奇才,以及大明的万世江山跟基业,朱元璋实在是太难以做决定了。
按照理智来说,选朱榑是最合适的,无论是对大明的未来,还是对大明的百姓来说,朱榑都是最佳人选。
但是,从感情方面,太子朱标则是他心中的选择。
而这也让朱元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当然,如果朱榑没有那么优秀的话,朱元璋便不会面临如此艰难的选择了。
同时,这次朱榑登泰山祭祀求雨,却又让朱元璋内心开始更倾向于朱榑了。
因为在朱元璋看来,或许这就是上天的指示,此乃天意。
而天意不可违啊!
“时间还早,再看看再说吧!”
朱元璋忍不住在心中叹了口气,暗自感叹道。
他打算再观察朱榑和朱标一段时间,最后再做决定。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在自己封地的朱榑自然还不知道皇宫大殿上的情况,也不知道朱元璋内心的真实想法。
更不知道因为他的这次登泰山祭祀求雨而让朱元璋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向他倾斜了。
此刻,他才刚带着吴淑灵和徐妙清等人回到青州城的王府中。
“王爷,好消息,好消息!”
“做出来了,做出来了!”
“青州工院的技术人员把您说的那种蒸汽机的汽车做出来了!”
朱榑刚回到王府没多久,张奇便一脸兴奋地来到朱榑的王府中,对着朱榑高呼道。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