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爽快的将品相相对完全的书拿在手中,边走边看,这时,他走到了一堆叠放在一起的书堆旁边,这些书,品相极差,有些在何雨柱看来,完全可以当废纸卖,他也没在意,随手翻了翻,忽然看到了一个自己装订的本子,上面写着四个字:《学厨笔记》。
他心下大奇,还有些疑惑,这是谁的学厨笔记呀,怎么会在这里?
他将手中的书全部放下,然后拿起了《学厨笔记》,翻开第一页,就看到了一个名字:黄敬林。
对于这个名字,他没有听过,于是继续翻页,眼睛立刻就瞪大了,只见上面写着:川菜历史。
再看记载的内容,给了何雨柱很大的启发,有很多即使是郑凤章都没有讲过,应该是他也不知道,而里面除了一些川菜的具体做法,最关键的和最宝贵的,是一些调料的秘方,嘿嘿,好东西呀。
这个发现,让何雨柱如获至宝,立刻抱起要买的书和这个本子走到老板面前,问道:“老板,这些书怎么卖?”
“哟,遇到大主顾了呀!我给您便宜点儿。”
接下来就是一番讨价还价,何雨柱将这些书籍和笔记纳入手中,他并不知道,就是这本笔记,成全了他的另一个机缘。
学厨笔记有60页,内容记录的很详实,何雨柱花了半个晚上看完,深受启发,以他现在的能力,绝对达到了大师级的水平,但要想达到宗师级,也就是所谓的国宝级烹饪大师,还有一段距离。
更重要的是,他从这本笔记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里面记录了一些典故,比如说夫妻肺片的来历,他甚至还发现了着名的开水白菜的研究历程。
可惜的是,这个研究才刚刚开始,这份笔记,应该只是前半部分。
但何雨柱是从后世来的,他的电脑中就存的有这道菜的做法,倒是意外之喜。
根据笔记中的记录,相传以前在成都少城附近,有一对郭姓夫妻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生,他们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因为他们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客人们喜爱,为了区别一般肺片摊店,称他们为“夫妻肺片”,后来,两人盘了家店面,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他们创造的风味一直保持着,“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所以,看完笔记之后,何雨柱真切的觉得,川菜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麻辣味道,不仅仅是为了烹饪美食,还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烹饪哲学,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也让他明白,要想学好各大菜系,就要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让各大菜系的烹饪过程成为一种文化的体验。
他不知道,正是因为这种认知,将他的学厨生涯大大缩短。
第二天,何雨柱带着《学厨笔记》去了丰泽园,一见郑凤章,他立刻问道:
“师父,你知道一个叫黄敬林的人吗?”
郑凤章微微一笑说:“当然知道,会川菜的人,大多数都知道。”
“他是谁呀?”
“这个人,可是川菜泰斗,在川菜界有‘大王’之称,川菜厨子都希望能得到他的指导。可惜的是,他已经去世二十年了。你怎么问起他来了?”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