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两侧的山脊高高耸立,从上方看去,山道上仿佛有一条长蛇,在快速蠕行。
终于,“长蛇”进入一片谷地,山谷中吹来一阵风,稍稍带来一丝凉爽。
这片名叫侯和的谷地四通八达,四周崎岖的山道分出五条岔路。
汉军是从东路入谷,横穿此谷后沿西北方向的山路继续行军三十里便是洮阳县。
然而此时姜维并不知道,邓艾所率领的秦州军前锋正在谷地北路快速行军。
一日后,汉军在进入侯和谷地的同时得到消息,魏军前锋离此不到二十里,大约一两日的路程而已。
在之后几乎就是明牌了,双方斥候皆发现对方大军的存在。
“邓艾匹夫,何其烦也!”再次被邓艾看破军事意图的姜维,忍不住骂出声来。
但仅仅片刻后,他便冷静下来,一手提着缰绳,一手摸着短须沉思。
邓艾既然能出现在此处,必然与己军一样轻装简行,不可能带很多辎重。
很显然,双方的目标都是先手占据洮阳,可惜彼此都未快人一步,以至于一场遭遇战无可避免。
如今,双方皆是急行军至此,皆未提前布置工事,没有地利之差,兵力差距也并不悬殊。
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姜维决定跟邓艾堂堂正正打一场野战。
邓艾对此局面也有心理预期,既然不能抢先一步占据险要之地,唯有正面败他姜维一阵!
在得知姜维动向后,他随即下令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谷地排兵布阵。
这样的阵战相当考验统帅的指挥能力,步骑与弓弩等各种兵种之间的站位、调度不仅能左右小范围内的胜负,甚至能影响整个战局。
魏军的优势不必多说,自然是倍于汉军的骑兵。
这其中不乏有南安、陇西、天水等地胡风甚浓的汉人骑兵,亦有从洛阳牙门军调任秦州的乌桓、匈奴骑兵,足足三千骑。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乌桓、匈奴人早已汉化多年,是正儿八经有编制的胡人。
反观汉军,今日带到阵前的、成建制的骑兵只有一支1000骑的部队,现由骑都尉赵广统领。
赵广乃赵云次子,赵云死后,长子赵统袭爵,在成都任虎贲中郎督,次子则跟随姜维常年出征陇右。
其实此番,汉军的优势则是在步军。
这并不奇怪,邓艾麾下除了四千牙门军之外,剩下的只有各郡步卒和天水府、略阳府、武山府三府府兵。
说实话,目前的府兵打不了野战,因为训练不够,自建制至今他们一共就集训过两次,能有什么战斗力?
邓艾认为他们的战斗力甚至不如郡兵。
而姜维手中的步军却是大名鼎鼎的虎步军。
此军乃当年诸葛亮南征之后,收南蛮降兵和南中豪族部曲组建而成,又经多年调教,战斗力不俗。
故而,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
如雷的鼓声和苍凉的号角声在山谷中响起。
汉军开始布阵了,若能从上空俯瞰则会发现,中军外由八个方阵环绕中军,每个中阵又有六个小阵,合六十四阵。
阵后是赵广麾下骑兵组成的却月阵,两排共二十四阵。
邓艾登上一处小坡,远远观望着敌军的阵式。
石统也焦急地望着那边,看着那森严的战阵,不禁吞了吞喉咙,问道:“将军可识得此阵?”
邓艾捋须道:“八卦阵。”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