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斋书院>科幻小说>穿越1937,我来讨伐关东军> 第653章 突破临津江(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3章 突破临津江(1)(1 / 2)

冬夜,朝鲜临津江北岸,彻骨的寒冷如潮水般涌来。大地被皑皑白雪覆盖,月光洒下,映出一片银白世界。

几台喷成了白漆的履带式挖掘机在雪地里忙碌着,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喷出的白色蒸汽很快消散在冷空气中。

它们的钢铁胳膊起起落落,翻起大片的泥土,被挖出的泥土散发着微微的湿气,还未等完全落地,就被冷空气侵袭,边缘迅速变得坚硬。

这是木兰新文机械厂出品的最新式履带式挖机,爬坡可以达到60度,能够上山,特别适合朝鲜的山地,木兰军分区后勤部李增新根据前线的反馈,特意采购了两百台供应给志愿军各部队用来冬季修筑工事使用!

寒风呼啸,

志愿军39军116师的战士们手持工兵锹,围绕在挖掘机旁,争分夺秒地接力作业。

挖机在江边挖出了两道横向的两米深的槽子,直接挖到了冻土的下方,而战士们在冻土层的下方直接开始了土工作业!

战士们带着口罩和手套,护耳等全套御寒装备,手里的工兵锹一下又一下插入松软的泥土,发出“噗噗”的闷响,伴随着战士们粗重的呼吸声,泥土被快速铲起、堆积,逐渐勾勒出地下掩体的雏形。

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有战士不小心碰到了旁边战友的锹,两人对视一眼,咧嘴一笑,又继续埋头苦干。在这寒冷的冬夜,他们心中的热血从未冷却,一心只为尽快完成掩体挖掘,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双方谈了快一个月,由于美方毫无诚意,终究是谈了个寂寞,志司遂下令突破临津江,发起第三次战役!

第39军部署阵地,南起新垡,北至土井,正好位于临津江流经三八线那一段,正面狭小,沿江多为陡崖。

江对面,英军防御部队临江设防,层层构筑工事,凭险据守。阵地前布满障碍物,设有2~3道铁丝网,江边、道口均埋有防步兵地雷。

在阵地的西段,江岸弯向我方,形成一个凸字型!敌人东西两侧火力明显暴露,易于我军攻击其侧翼!而且此地段江水浅易于徒涉,对岸滩头地势平缓,突击队比较容易攻击,但敌人也在此处布置重兵把守,尤其是我方地段地势平坦,部队的隐蔽集结乃至进攻都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在此处比较容易发展进攻,但势必遭到敌人的猛烈阻击而带来巨大的伤亡。

在阵地的东侧,这一段的水流弯向敌人一侧,形成一个凹字形!我进攻部队会遭到敌人的两面夹击,更麻烦的是过了江不到两百米就是十多公尺高的陡崖峭壁,部队即使过了江,攀登也非常困难。也正因为这样,这一段只有英军皇家陆军第5旅1个步兵营防守!

不甘心的116师汪师长再次经过几天仔细的侦察终于发现突破口,原来对面的陡崖也不是高不可攀,在陡崖上面有高低不等的雨烈沟,就像台阶一样,人可以踩着梯子登上去,如此接力就可以攀上悬崖,悬崖的问题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如何隐蔽,出其不意,快速渡江的事情了,如果不能快速过江,部队拥挤在了江边,敌军会很快调来炮火,势必会对我军造成重大杀伤!

所以,汪师长又想了一个奇招,就是把攻击部队全部隐蔽在了江边,而且是隐蔽在了地下!距离临津江不过百十米的距离,力求做到突击的冲刺距离最短!

加里曼丹岛,

塞新劳市市长办公室里,

两个男子正坐在了沙发上聊天,

一个男子戴着一顶无边黑色小礼帽,身穿印尼传统花条纹服饰,年约40岁左右,他便是塞新劳市的市长苏帕迪。

另一位利落短发根根直立,浓眉下有着一双锐利的双眼,笔挺警服衬出结实身板,他是塞新劳市警察局长达尼!

苏帕迪皱着眉头说道,

“到底怎么回事?哈桑已经去了两天了,为什么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