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看向对面这个穿着黑色毛衣的老干部,七十多岁的样子,头发基本上是保不住了,只剩下几撮毛倔强的趴在头顶睡着了。
“我是1936年生人,一岁的时候就经历了举家搬迁的动荡时代,十四年战火飞纷,居无定所,炮火连天,饿死的冻死的一堆,那是我们民族的苦难。”
“三十岁复员回家,在庆和县白茅公社做事,也就是现在白土镇和茅乡。”
“当年还是白茅公社,全社有人口六万八,我负责粮站的工作。”
“八十年代后期,白茅公社解散了,成立了白土镇和茅乡,我在茅乡担任副乡长,后来又担任乡长,以及去白土镇担任镇党委书记。”
“九十年代我到庆和县担任要职,一步步的从副县长,统战部长,纪律部长,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县委书记。”
“可以说,我的履历比较丰富,我的经验也比较充足吧,当然这是我个人不要脸的说法。”
“在座的其实资历都丰富,履历更是丰富。”
这位老干部笑呵呵的开口,讲起了他的履历和资历,从出生讲到了九十年代。
杨东看了看左右,眯起眼睛。
这是提醒我资历不足吗?
这些老干部里面,只有自己一个年轻的,当然是另有所指了。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年,我退休了,但是我的心啊,还是紧紧的贴合在庆和县这块土地上的。”
“我在白茅公社做过事,在后成立的茅乡,白土镇,都担任过领导职务,也在庆和县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以说啊,这辈子已经是没有遗憾了,但这个没有遗憾也是因为人民。”
“人民才是根本啊,这也是我这么多年来一直践行的原则,一直都不会松动。”
“杨书记是年轻人,也是年轻干部,入党估计也就几年的时间吧?不会超过十年。”
“你很难想象,以前很苦啊,也很累,但我们这些人民公仆却乐在其中啊,就是因为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人民,近距离的体会到人民的苦和累。”
杨东闻言眉头一挑,这是说我党龄小,而且不接近群众了?
你倒是近距离接触群众,不光是自己苦和累,你们也没少让老百姓过苦日子,不是吗?
我们这批领导来庆和县之前,庆和县都快穷到揭不开锅了,的确是苦和累。
“杨书记啊,小杨同志,凡事啊都不要极端,尤其是身为领导干部啊,更是要以身作则,要冷静克制的去想该怎么样让老百姓满意,让人民满意,而不是制造对立,制造矛盾和冲突,强行打压固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是不长久。”
这位老干部,老同志的发言,振聋发聩啊,端的是伟岸光正了。
杨东第一次发现,自己为人民做事,结果到头来不了解人民,也不曾为人民考虑了。
这人民到底是谁啊?怎么自己理解的,和他们理解的不一样那?
摆资历,讲履历的目的,也是意在警告自己吧?
警告自己,庆和县这么大地方,有很多干部,可是他们曾经的老部下,他们在庆和县一亩三分地上面,影响很深的。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提及白茅公社,茅乡和白土镇,以及庆和县。
这就说明这个老干部警告自己,他有影响茅乡和白土镇以及庆和县的能耐。
杨东依旧没有评价这些老领导老干部的话,也没有回答他们的话。
“郭老,洪老,您二位是什么意见?”
杨东转头看向了坐在中间位置的郭文治以及洪战飞。
这两位,才是重中之重。
新斋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