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对是保护太子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
这也是李世民最想用的方法,没有之一。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瞒下来,而是找李泰商量,理由很简单,就是怕李泰不同意,就怕李泰揪着李承乾的小辫子不放。
李世民一张嘴,惊喜的嘴唇哆嗦了两下,看着跪在面前的李泰说道:“青雀你起来,坐下说。”
李泰站起来,走回去轻轻地坐下,李世民说道:“汝南是大唐公主,受此戕(音枪)害,岂能没个说法?”
“莫说皇妹乃是金枝玉叶,便是普通良民,也不能命同草芥,杀人偿命本是天地正理,可是”
李泰缓了一口气,又继续说道:“这件事并非只是简单的一桩命案,这里面牵连到了太子,就不能再以常理论之了。”
这话说得真是实在,如果这事摊到别人身上那就依法办事,这事要是跟自家人有关,那就不讲理了。
事是这么个事,但是话你别说得这么直白啊,一句话说得李世民尴尬症都犯了,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他的话茬了。
见李世民没有开腔,李泰便又说道:“为皇妹雪恨,纵延宕(音荡)十年亦不为迟,何必急于一时?若因这桩事而使太子声名蒙尘,纵历经百载亦难复清白,何不暂且隐忍一时?”
“你这纯属强词夺理。”李世民又扫了一眼桌角的那些供词:“纵是太子,有错也得认错。”
认错?李泰心里冷冷地暗笑,李承乾犯的是错吗?他犯的是法,他该认的不是错而是罪。
李世民一句话就坚定了李泰的判断没有错,果然他就是想力保李承乾,也就是说如果我天真地公事公办了的话,那就等于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李元昌的供词是真是假,我相信阿爷心中自有明断。”
李泰说话是一点都不绕弯子,这大半夜的就别玩弯弯绕了,有啥说啥,说完好睡觉。
“儿以为无论太子有错无错,只要有人检举,就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一个被审讯过的太子该如何在臣子面前树立起君者之威?”
太子与别的儿子不同,太子有错不能放在明面上说,只能是关起门来管教。
太子将来是要做皇帝的,是整个天下绝对的领导者,领导者如果德行有亏,那他就管不住
“强行压下此案,教汝南如何瞑目?”李世民一脸的悲伤中夹杂着深沉的愤怒。
“阿爷,你仔细想想,倘若将真相公之于众,我皇妹便成了不守宫规、肆意妄为的公主,定会遭世人非议。若不是她离兵卒太近,又怎会惨遭误杀?而若将真相隐瞒下来,我皇妹便是贤孝至极的公主,足以成为后世女子的楷模典范。”
李世民愁眉紧锁,不得不承认李泰的口才确实是好,几句话说得人颇为心动。
若不是一进门时他曾明确表态要严办李元昌,李世民差点信了他真的就是这样的想法。
“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只是不能马上给汝南报仇,心中似有千钧之重,令人愤懑难安。”
李泰闻言轻叹一声,话锋又一转:“阿爷若是执意为皇妹报仇,这桩公案我接了。”
PS:李泰和几位公主的排行在“盛唐”部分写错了,李世民所有的女儿都是李泰的妹妹,在“盛唐”里把长乐、城阳和汝南都写成了李泰的皇姐,“圣唐”部分我不想继续错下去了,所以就改了过来。
新斋书院